English

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史前聚落遗存研究

2000-12-2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中国文物研究所副所长、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吴加安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是研究报告《安徽蒙城尉迟寺史前聚落遗存研究》。这项成果以尉迟寺遗址考古发掘资料为主,结合对皖北地区史前遗存调查和试掘资料,分析了长江与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一、探讨中国文明起源及其形成过程,一个重要课题就是黄河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史前文化交流的转迹及交流与融合的过程,探明皖北新石器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框架是对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

1、田野考古的重要发现。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经过5年的考古发掘,获得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其中大汶口文化晚期聚落遗存是重要发现,目前揭露出九排46间房屋,同时还揭露出大汶口和龙山文化时期的灰坑100余个、墓葬200余座、数千件文化遗物。2、大汶口文化晚期一个新的地方类型。60年代初期,皖北肖县花家寺遗址出土了具有大汶口文化因素的陶器,揭示了皖北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与山东大汶口文化存在着联系的事实。但这是大汶口文化对皖北地区的影响?还是皖北就是大汶口文化的分布区域?尉迟寺遗址是皖北地区经过科学发掘的、面积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期遗址。第一阶段发掘就揭露出一处大汶口文化晚期,由环沟围绕的多排计49间房组成的聚落遗存,弥补了大汶口文化发现和研究30余年来未见大面积建筑遗存的空白,同时获得了相当丰富的实物资料。3、皖北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框架。课题组以尉迟寺遗址地层关系及其实物标本为基础,研究该遗址大汶口与龙山文化遗存的各自特点,阐述了二者间文化联系和传承关系。通过对早于尉迟寺大汶口遗存的遗址进行分析,树立起皖北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小山口一期文化、石山子一期文化、石山子二期文化、富庄大汶口墓葬、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以尉迟寺遗址二期为代表的龙山文化。从时间和文化发展脉络上将其分成早、中、晚三个发展时期,由此建立起了皖北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框架。

二、皖北地区大汶口文化时期与龙山文化时期文化特点

1、自然环境特点。根据野生动物对生态环境的特殊要求,分析遗址出土的动物遗骸,结果表明尉迟寺遗址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自然环境大致接近:当时气候温暖湿润,遗址周围的地势较平坦,水域较广阔,遗址附近有茂密的森林。麋鹿和獐在遗址中从早到晚,数量逐步减少,这一现象说明大汶口文化晚期到龙山文化阶段,遗址周围沼泽地带的范围在缩小;另外,从蚌类和田螺的数量看,大汶口文化晚期蚌类多于田螺,龙山文化阶段则正好相反,数量的变化表明了自然环境上的某些变化,即距今4000年左右气候上由温暖湿润向干凉转变。2、农业经济特点。史前农业生产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农作物以粟为主。通过对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植物硅酸体分析,表明这两种文化在种植粟类作物同时,也种植水稻。大汶口文化晚期粟米作物是主要农作物,种植少量稻类作物。龙山文化阶段,稻类作物的种植规模和面积增大了,而粟米作物仍然是一种主要的农作物。虽然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经济已具有相当规模,但采集和渔猎仍是人类的重要经济活动,家畜饲养也是人们生产活动和生产经验积累的结果。

三、黄河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史前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证据

皖北地区从地理位置上处于南北自然区划的交接地带,也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东部沿海与西部腹地古代文化相互交流与碰撞的一个重要区域。皖北地区史前文化面貌所反映出的与南北同期文化交流的迹象十分普遍。

1、红烧土排房建筑。排房建筑的出现,一是社会因素,体现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需要;一是文化因素,体现了建筑技术上的时代特点。豫南、皖北及鄂北地区,处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古代遗存分属于不同的文化,时间上大约距今5000年—4500年之间。2、墓葬习俗。瓮棺葬作为一种葬俗,在史前文化中见于世界许多地区。我国主要见于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等,却很少见于大汶口文化。而尉迟寺遗址大汶口遗存中,瓮棺葬数量几乎占墓葬总数的一半,这种有别于大汶口文化葬俗的现象,显然接受了其它地区的影响。3、典型器物。文化交流更多的反映在陶器上。甑是尉迟寺大汶口文化典型器物之一,其功能与酿造有关,同类器物也发现在湖北青龙泉屈家岭文化遗存中。尉迟寺大汶口文化的陶纺轮,流行在一面由刻划纹组成的图案,两面有图案或素面的标本极为罕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